反思部落 反思部落
不想被管就先管好自己

 

你又在發脾氣了,說不喜歡被管,應該說沒有人喜歡被管吧,我們從小急著掙脫父母的規範,師長的管轄,到了職場又想擺脫主管的管理,希望一切由我做主。終其一生好像都在擺脫束縛,但是如何才能做自己呢?
說來好笑,我曾經因為不想被管所以自己創業了,但後來發現經營企業的利害關係人更多,像客戶或員工他們對你有所期待,你得對他們更負責,原來創業是心靈更不糾結的選擇。

做到讓人放心,甚至比想像好

其實仔細一想,希望不被管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律,讓人放心,這樣主管就管不著了,因為該做的你都做到了,甚至比主管想像的還要更好,那他們幹嘛要管你,管你等於浪費時間,除非他存心找碴。何況大部分的主管只會做異常管理,你若正常,一切符合計畫在常軌上行走,自然主管就不會來管,因為他們也都很忙,也要忙著去管那些達不到目標以及令人擔心的下屬呢。
所以想要自主權的唯一解藥就是把自己管好,讓別人沒有藉口來管你,這幾年在跨國集團的訓練之下,我已經很清楚外商的管理指標,發現只要我達到設定的目標,其實我也獲得了最大的管理自由。
譬如每年的財務數字至少要達標,預算做的精準,客戶關係維繫好,人才的聘僱和培養計畫持續進行,老闆們就沒有什麼機會管你的,這時候你擁有支配自己的人事權,盈餘分配權,說話權,老闆會找你反而是商量事情的時候。職場的生存法則就是了解企業組織的遊戲規則,在這遊戲規則底下盡力達到組織目標,我們就可以獲得想要的資源和自主性。
每個人都想要自由,每個人都不想被管,但是要自主權的前提就是要讓長官覺得「你做事,我放心」。因此我們要能自我負責,完成組織目標,否則自由不會平白無故而來的。

自律、自重,才有可能獲自由

在職場上能力不夠的人自然會被列為管理對象,自由是要自己贏來的。自律就是有紀律性的完成該做的事,達成目標不給人意外,才有機會不被管,對於那些整天抱怨卻又不把事情做好的人,其實原本就該管。
商業的遊戲規則其實相對於政治要簡單明瞭很多,看清楚,找出自己的生存策略。要不,就自己創一個平台,用你的理念去吸引想加入的人。
人生的自由,要自己創造。
走進客戶內心深處,5個心理學技巧開啟銷售大門

 走進客戶內心深處,5個心理學技巧開啟銷售大門

圖片來源 : qimono

每個業務員都希望能像魔法師一樣,有一顆神奇水晶球知道客人在想些什麼、他們內心真正需求,以便在銷售時能一次到位,讓業績蒸蒸日上。將心比心、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,就能在未來銷售商品時大大加分,而在心理學上,對於哪些銷售技巧比較有效,更能打動客戶的心,有專門的探討。
Brian Tracy是美國一家人力組織訓練公司的執行長,擅長於銷售心理學,以下他要分享五個入門技巧,讓業務可以提高客戶的購買意願:

一、第一印象:展現溫暖值得信賴的氣質

對於人類的大腦來說,情緒反應會優先理智邏輯,因此第一印象會對人產生很大的影響,也是決定客戶會不會購買的重要關鍵之一。根據臨床心理學家 Linda Blair研究,第一印象的建立決定於雙方見面的前 7 秒,業務員要好好把這短暫的黃金時間,多練習自我介紹的內容表現方式,展現出專業和值得信賴的氣質,營造出讓客戶能夠放鬆的氛圍,有助於接下來的談話。
當客戶覺得和業務員之間的談話氣氛舒適,沒有強迫推銷的壓力時,他們就會比較相信業務推薦的產品和提案,成交機率會大幅提升。

二、了解趨勢:讓客戶發現未來的需求

認知不和諧是指當人們遇到情境時,舊的信念和新的知識有互相衝撞的狀況。為了消除這種不一致所帶來的緊張和焦慮,人們會有兩種方法解決,一個是對新知識予以否定,另一個就是搜尋更多新知識的訊息,提升可信度並與舊的信念協調,獲得新的平衡。
在銷售上,為了預防客戶對新知識產生排拒,業務員可以及早告訴客戶未來趨勢,讓他們了解到未來一定會有這些需求,並且是對自己有幫助的。業務員不可以擁有「等時間到了再去推銷,太早推銷客戶反而會感到壓力。」的想法,若是不知道如何開啟話題,建議可以善用群眾的力量,像是說「其他客戶也都慢慢注意到這趨勢,已經提早布局。」等方式吸引注意,慢慢把新的觀念傳達給戶。

三、限制時間:稀少性和急迫性

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人們總是渴望獲得稀的東西,而業務銷售也是同樣道理,要讓客戶覺得商品是具有稀少性和時效性,現在不買以後就沒有機會了。
可以限定商品的數量或是規定一定的期間後就不再銷售,並且堅持當初設定的目標,讓客戶知道過去所說的限時限量並不是行銷話術,而是產品數量真的有限。

四、反向操作:試著讓客戶銷售產品

想達到成交,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客戶充分了解產品優點,並想把產品推薦給自己的好朋友。因此,業務員不要一直單方面的推銷產品,而是嘗試讓客戶用反向操作的方式向業務員介紹產品,讓他們親口說出產品有哪些非買不可的的價值。
當客戶說出口後,心中對於產品的認同感就會增加,這時候業務就該好好掌握機會,再次更詳細地介紹產品,點頭成交機率絕對會大幅上升。

五、減少用數字:用故事展現產品內在價值

在人們的心中,一段富有意義的故事絕對比一大堆統計數字更加難忘。所以若是要讓客戶記得業務是誰,重點不在於炫耀過去的豐功偉業、得過多少知名獎項,而是分享曾經幫助客戶的點點滴滴,還有未來產品也能夠帶給客戶哪些價值。當客戶記得這些故事時,之後若是有需要就會先聯絡這位業務,增加未來銷售的機會。
如何做到專業、零冷場?5個簡報迷思,不可不知

 

如何做到專業、零冷場?5個簡報迷思,不可不知

圖片來源 : Pexels

對多數人來說,要在許多人面前報告是有難度、挑戰性的事情。若缺乏實戰經驗,容易被害怕或尷尬的情緒打敗,導致說話結結巴巴、無法正確傳。為了磨練溝通、簡報技巧,很多人會參考專家建議或是自修自學不過,長年致力教授溝通技巧、美國企業Tero International Inc的總裁Rowena Crosbie發現,許多人對於什麼是好的口條、好簡報,帶有錯誤迷思,若未經修正,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。

迷思一:用笑話開場,炒熱氣氛?

有些人會認為,在嚴肅的報告前用幽默的笑話當作開場,可以緩和氣氛,讓台下的人振奮精神、提高注意力。但其實,每個人對於幽默的定義不一樣,有些人認定的輕鬆小品話題,聽在一些主管耳中,可能會覺得不正經、浪費大家寶貴時間,印象可能因此大打折扣,甚至影響未來升遷。
因此,在主管面前報告,務必表現專業、穩重一面,主管們想看到的是員工對這份提案的負責態度,若太想呈現輕鬆氣氛,卻不小心變成輕佻,可就得不償失了

迷思二:背好講稿,就是最佳演出?

因為害怕報告時腦中空白、不知道要說什麼,不少人習慣事先寫好講稿。但是,一字不漏地背稿,很可能讓簡報聽起來生硬、缺乏溫度,一聽就可以分辨是在背稿還是真正了解提案內容,並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口頭報告跟撰寫提案內容是兩回事,寫提案內容重視的是數據分析和條理分明的論述,在用字遣詞會稍微困難,也能適度運用專有名詞;但是上台報告則是把想法融會貫通成一則故事,必須用淺顯易懂的字句讓人馬上理解,若是單純背講稿,可能最後連自己在說什麼也都不清楚。

迷思三:提供背景資料,是種貼心?

在報告前,有些員工會擔心主管不熟悉報告內容,因而把所有的背景資料鉅細靡遺地說出來,導致報告過於冗長。其實,主管對於提案的背景資料多半已經有基本的認識,只要提供足以聽懂接下來報告內容的補充就行,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在介紹隨處可查到的基本資料。
若是擔心主管有疑問或是特別想瞭解哪些資訊,可以在報告最後留些Q&A的時間,此時就能提供更詳細的資料給主管,做更深入的探討。

迷思四:詢問大家有沒有問題,增加互動?

報告時,有些人因為擔心自己表達得不夠詳細,頻頻詢問:「請問到這裡的內容有任何問題嗎?」但是,除非報告時間長達幾個小時,否則盡量不要中斷。太多互動式的提問,可能打斷聽眾思緒,自己的專注力也會下降,以致於溝通效率降低。
把Q&A放在最後時間裡,能讓所有問題一次有效地解決。

迷思五:手插口袋,緩和緊繃氣氛?

當報告場面緊張時,有些人會做些肢體動作緩和氣氛,像是把手放到口袋或是藏在背後。但根據研究顯示,簡報者在台上的視覺畫面,對底下觀眾有很大影響。一點點不經意的小舉動都會讓台下的人分神、專注力下降。
柔軟的心最有力量】如何不再被情緒綁架?

 

 

 

柔軟的心最有力量》如何不再被情緒綁架?

圖片來源 : Pexels

編按:在1996年提出影響全球的《EQ》之後,丹尼爾‧高曼於全新鉅作《柔軟的心,最有力量》當中,解析對三十年知交好友達賴喇嘛的長期觀察,並加上長年的心理學研究結果分析,帶領世人揭開達賴如何保有一個「柔軟的心」的秘密。
 
「如同其他任何人一樣,我的心中也有憤怒。」即便是達賴喇嘛都如此承認。
「但是我告訴自己,這種憤怒是毀滅性情緒。我也用科學家的理論來提醒自己,憤怒對健康是不好的,會侵害免疫系統,摧毀心靈上的平靜狀態,然後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。我們不應該認為憤怒情緒是自然的,或是把它當成朋友來歡迎它。」
達賴喇嘛以這種「將事情合理化,並連結到世界觀」的方式,來防止自己受到情緒的牽制,而不是放任情緒做出回應。
他同時也鼓勵我們採取預防措施,將毀滅性衝動情緒減到最低。這種措施不完全是避開點燃情緒之火的人事物,而是透過更基本的預防途徑:這種問題大多來自我們本身的態度。

一、留意情緒起伏,思考它代表什麼?

然而,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像達賴喇嘛一樣,立即以合理化方式來處理難以面對的感受。但我們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方法可以嘗試。不論是從專注力開始,或是到不同的心理治療法。達賴喇嘛說,只要能夠幫助我們降低毀滅性情緒的能量,任何方法皆可行。
他推薦一個特別有用的方式:留意自己情緒狀態之起伏,並思考這些起伏代表什麼。特別是從一個新角度來看這些感受,而非總是同一套想法。

二、提醒自己,用另一個角度思考理解

如果我們可以常練習,提醒自己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理解,當生活中突然出現一個打擊,讓我們頓時跌到情緒谷底時,即可更有效地運用這種方式,幫助自己不致被毀滅性情緒牽制。
在處理上下起伏的情緒時,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堆積情緒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。如果我們能留意這個變化的來龍去脈,即可在心理上找到一個立足點,阻斷任何演變成毀滅性情緒的可能。 
當我們注意到自己的情緒逐漸升高時,就可以領悟到一時衝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,並以此來改善自己的言行。
知名心理學家保羅.艾克曼也說:「要做到如此並不容易,因為高漲的情緒洪水,會讓我們不經過思考,當下就立即反應出來。」
此差別也可用於:當毀滅性情緒逐漸在體內形成時,幫助我們和此種情緒欲往之方向保持和諧。 

三、讓時間暫停,緩和激動情緒

比方:當我們感覺愈來愈無法忍受時,胃部是否會有種不適感?是否會產生某種熟悉的想法?不論是哪一種信號,我們都可以將其當成是一種心靈狀態的雷達。
在我們愈來愈熟悉,如何察覺被情緒箝制的連鎖反應後,就可以循序漸進,變得更容易掌控自己的脾氣。更且,透過這種簡單的察覺和辨識,上升的情緒往往可以和緩下來。
若正念夠強,我們在情緒一萌芽時,就可以察覺到,是哪些問題干擾到這個情緒,這樣就可以在衝動爆發前,即時停止這個衝動的動作。
如此做,也可幫助我們明瞭,在引發如憤怒情緒,和對此情緒反應之間的差別。同樣狀況也適用於其他更一般性的緊張狀態。這是當我們在一時興起及一時衝動,與責任義務兩邊進行拔河時,都會面臨的狀態。「時間暫停」、「空間留白」可以幫助我們找出,何時適合做出一時興起或一時衝動的行為,何時則是遵守責任與義務更為重要。
顯示 4 項結果.
訪客地圖 訪客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