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落格 部落格
社企流 分享

【社企流iLab小學堂】首部曲: 想要創立社會企業,但你真的懂它嗎?

文 / 郭家齊、顏湘霖

隨著世代的演進,生活日益富足的今日,許多人開始期待一份除了能養活自己,也能改變社會、創造影響力的工作,在此氛圍日益濃厚下,社會企業(Social Enterprise)與社會創業精神(Social Entrepreneurship)儼然成為全新解方。

廣義而言,「社會企業」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,例如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、服務、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、採購弱勢或邊緣族群提供的產品、服務等。

社會企業打破了非營利組織與傳統企業的二元思維、改變政府的公共政策,甚至有許多人說,所有企業都應該成為社會企業,他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解方!然而,社會企業、社會創業真的有傳說中的這麼神奇嗎?

首先,不妨讓我們透過幾個問題,來看看你是否真的了解社會創業!

  • 如果有心想要改變社會問題,就應該走向社會創業之路。
  • 我有一個改善社會問題的好點子,成立社會企業會是我最好的選擇。
  • 在成立社會企業之初,就應該要以規模化為長遠發展目標?
  • 在成立社會企業前,我一定要做好簞食瓢飲、成為社企陶淵明的心理準備,因為社會企業一定不能分紅。
  • 我要成立一家公司,並明文規定每年固定將公司50%的盈餘投入社會公益活動,因為我把大部份的盈餘都回饋給社會,所以我的公司是「社會企業」。

寫好你的答案了嗎?來看看我們的建議吧!

 

如果有心想要改變社會問題,就應該走向社會創業之路?

想要改變社會問題,投入社會創業當然是一個好選擇,只是並非人人都能投入所有心力創立社會企業,所以想要創造社會的正向影響力,除了「社會企業家」以外,你還可以選擇當個「社會起業家(Social Intrapreneur)」!

近年來,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尋求「社會公益」與「企業發展」的平衡,在企業體制內展開微革命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今天在一家紡織大廠擔任專業經理人的職位,你便可透過你的專業與影響力開始推動正向改革,像是選擇對環境無污染、透過公平貿易採購的紡織原料,提供發展中國家員工友善的工作環境與薪資等等,如此一來,待在企業組織內也能發揮社會創業精神,甚至能夠透過既有組織的力量創造更多的社會影響力。

所以想要改變社會問題,就應該走向社會創業嗎? 答案是不一定,站在你的位子上、用既有的專業進行微革命,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。

想更瞭解什麼是「社會起業家」嗎?不妨看看以下文章進行深入了解吧!

社會起業家:企業內的寧靜革命者  http://www.seinsights.asia/story/614/794/1233

現代社會需要社會起業家  http://www.seinsights.asia/news/131/719

社企大趨勢/企業內的社會起業家  http://www.seinsights.asia/article/3289/3268/3173

 

我有一個改善社會的好點子,成立社會企業會是我最好的選擇?

大眾常有一個誤解,認為社會企業是個萬靈丹,可以解決各式各樣的社會議題,但其實社會問題涵蓋的範疇非常複雜,有許多面向需要加入考慮,因此,要推動社會議題的解決,其實是需要仰賴政府、非營利組織、一般企業的共同合作,而非單靠社會企業的就能達成目標,也就是說,社會企業扮演的是相輔相成的第四根支柱,而非去取代舊有三大支柱。

舉例來說,大家耳熟能詳的董氏基金會,他希望達到的社會影響力是減少台灣吸菸的人口數,因此他透過企業贊助、捐款來進行許多倡議活動,雖然他不像社會企業有一套可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,但是也的確透過「非營利組織」對外募款的傳統路線解決社會問題、創造極大的社會影響力。

而一般企業,其實也在解決社會問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像是星展銀行、新竹物流,看似與非營利組織、社會企業無關,但他們在營利之餘也沒忘了回饋社會,運用組織既有能力、資源,協助許多社會企業、非營利組織去解決社會問題。

因此,沒有所謂「最好的選擇」,只有「最適合的選擇」,成立社會企業的關鍵在於「以解決社會問題為成立初衷」,並擁有「可永續的商業模式」,如果你沒有找到可永續的商業模式,不妨朝非營利組織的路線前進;如果你是以傳統的「股東權利最大化」為公司成立初衷,那也沒有問題,撥出你的專業能力與資源,也同樣可以在推動社會進步、解決社會問題的行列中貢獻一己之力。

 

在我成立社會企業之初,就應該要以規模化為長遠發展目標?

許多人常常會對社會企業「規模化」的議題產生疑問,常問「在我成立社會企業之初,要不要以規模化做為長遠發展的目標?」或是「只有規模化,才能有效解決社會問題嗎?」而對於規模化一詞,各界都有不同的解讀,根據我們的調查,目前大致上分成三派說法:

1. 社會企業規模化代表組織結構有所成長,或具有可複製性,所以可以擴大服務受眾,並進入主流市場。

案例:The Big Issue初始是創於英國倫敦的雜誌,透過街友來販售。因其具有可複製性,漸漸擴展到了日本、韓國、澳洲、台灣等等。

 

2. 社會企業規模化代表社會影響增加,與單一組織變大與否沒有絕對關聯。

案例:Dialogue In the Dark希望能透過健全人在黑暗中的體驗,消除社會對殘障者的偏見,並提供視障者工作機會與尊嚴。調查中發現90%的體驗人會更加關注盲人的生活,有超過一半的人會想把這樣的概念告訴家人、朋友,隨著社會影響的日趨增加,如今也擴展到了台灣、香港。

 

3. 也有部分社會企業則認為,其終極目標不是組織擴張,而是消失,代表屆時社會問題已被解決了。

案例:Unseen Tour提供街友擔任倫敦街頭導遊的工作,而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讓街友可以獨自承攬公司的每日運作,並且能訓練其他街友接受導覽行列,他們只是暫時協助街友們的合作夥伴。

 

因此,你會發現大家對於規模化的定義各有詮釋,甚至有人認為社會企業最終的目的應該是「消滅自己」,因為讓自己消失也同時代表著社會問題被有效解決了;我們認為,在開始起步前,別拘泥於「規模化」的可行性,先試著跨出第一步,相信定能在這場社會創業的旅程中找到終極的發展目標!

 

在成立社會企業前,我一定要做好簞食瓢飲、成為社企陶淵明的的心理準備,因為社會企業一定不能分紅?

其實答案因人而異,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。

有一派的人認為社會企業的目的是影響社會、解決社會問題,營利是其次,所以投資者只能拿回其投資資本,組織應該將全數盈餘再投入企業營運,形成永續的循環;相反的,另有一派的人認為,雖然解決社會問題是目標,營利只是手段,但是分紅機制的確可以吸引更多主流市場的投資、優秀人才的投入,進而更有效地改善社會問題。

社會企業創業究竟要不要分紅,其實就每個組織都有不同的機制,沒有一定的可以或不可以,沒有分紅機制並不減大家對從事社企的熱忱,那我們就可以將營收投入企業營運做更多空間的利用; 如果有了分紅機制可以讓創業家們更有動力堅持,甚至吸引其他市場的投資,分紅機制又有何不可? 最重要的還是想要解決社會問題的那份心,以及你想解決社會問題的長遠目標!

 

我要成立一家公司,並明文規定每年固定將公司50%的盈餘投入社會公益活動,因為我把大部份的盈餘都回饋給社會,所以我的公司是「社會企業」?

答案是否,這種在組織營利之餘投入的社會貢獻通常稱之為「企業社會責任」 (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,CSR),而這和社會企業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。

判斷一個組織的社會公益投入是屬於「企業社會責任」或是「社會企業」的方法,在於檢視這個組織的成立初衷,而非盈餘捐助或付出的比例;社會企業通常以解決社會問題、創造社會正向影響力為組織成立初衷,和一般企業以賺取最大利潤、最大規模化為目標大相逕庭。

因此,在判別一個組織的行為到底是「企業社會責任」或是「社會企業」時,不妨先想想組織的成立初衷,相信答案就呼之欲出了!

 

經過這五個問題的洗禮,你開始對社會創業有更深入的瞭解了嗎?敬請繼續收看「社企流iLab小學堂二部曲:社會創新『好點子』,是怎麼來的呢?」,將帶你繼續學習社會創業的關鍵步驟!

 

 

來源:  http://ilab.seinsights.asia/zh-hant/news/866

前一個

  •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