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思部落格 反思部落格
專業、敬業、樂業

就一位優秀的工作者而言,不外乎就是這三因素所構成,而能樂在工作!!!

而三要素之達成是需逐步進行的,所謂萬事起頭難,就第一步『專業』而言,是無法一蹴可璣,非得下番苦心,才能擁有此專業;往往在過程當中,所產生的沮喪、壓力、鬱悶等,定成為阻撓自已前進的絆腳石,但只要自己能夠『想通,就會成功』。當然在一位成功者身上,必定具備著『專業、敬業、樂業』三要素。

每個人在工作當中,難免都會有低潮或倦怠、不順心的時候;但只要願意每天花點時間來激勵自己及省思冥想,不斷思索願景和未來的策略,自然就能夠『想通』,所以隨時好好檢測自己,認識自己才是成功智者的首要關鍵!
 


  • 留言
訪客地圖 訪客地圖

 恭喜你要畢業了。畢業後就是新的里程碑,準備進入社會。畢業後的人生要自己規劃,沒有人會再幫你安排課表。離開被安排好的生活,你想好怎麼過了嗎?

 
社會教育的設計青黃不接,當學生時把你當成不會思考不懂決定的孩子,諸多學習都是填鴨式;但當你離開學校後,又瞬間把你視為成年人,覺得你應該什麼都懂什麼都要想得周全,彷彿果實落地一聲突然成熟,而不是漸進成長的。
 
有個笑話是這樣:「在學校時,母親向兒子說:『你還是學生,不准談戀愛』;出社會後,母親向兒子說:『你老大不小了,什麼時候才要結婚?』」一個沒有戀愛經驗的人,出社會後怎麼可能「快點結婚」呢?沒有最重要的「學習過程」,很多事只好自求多福。
 
因此「畢業」之後如何銜接「出社會」,絕不是只有「找一份穩定工作」而已,認真來說,你要面對的議題應該是更整體的「生涯規劃」。
 
五年後的你在做什麼?
先想像一個畫面:「五年後的你,在做什麼?」
 
我不是單問職業,而是你的工作內容,做得如何?有什麼成就?工作時間多長?其他專長、興趣是什麼?另一層是你的生活,你住哪?房間格局擺設怎樣?下班後都怎麼安排?你有什麼休閒娛樂?關注的社會議題?
 
例如有人夢想中的畫面是「每天睡到9點自然醒,先開電腦收mail,一邊回信一邊悠閒地吃早餐。在家工作3小時,中午簡單煮或去附近探索新餐廳喝下午茶,散散步拍照,下午繼續工作3小時,聽個音樂,晚餐去父母家吃飯,回住處後與朋友線上聊天。關心某個社會議題,持續在網路上發表文章。假日則參加宗教活動。」這個畫面便是生涯目標,一步步規劃向前行吧。
 
「生涯」分為兩個面向:「如何工作」與「如何生活」。就讓我以一個心理學大叔的資深社會人身份來跟你們分享吧。
 
如何工作?補足你在教育系統中不足的部分
在談工作之前,先講學歷。
 
大人們有迷思,似乎有好學歷就會有好工作,所以造就了12年義務教育都只強調「讀書考試」,以期進入比較好的大學,然後在大學完成其他的生活訓練(如生活管理、環境探索、實務培養……)。可是可是,大學其實也沒有完整地提供這些,倒是比較像小型自助餐店,給個意思意思而已(有些人根本不去吃),最後,學歷變成一張紙,一張證明你有出席四年的紙。
 
這是社會與大學的現況,在此不多論教育系統的缺點,而是從此教育系統畢業的我們要如何繼續學習。
 
如果你來自高中系統,進入一般大學:就我個人的觀察,一般大學主重理論基礎、學術概念,學生們的論述表達強,生活以校園為主,參與社團積極。弱項是缺乏社會經驗,比較自我中心,例如談到「政治」,大學裡可以高談闊論,但理想跟實務有很大的距離要彌補。
 
如果你來自高職系統,進入科技大學:相反的,職校畢業立即就業是經濟欠佳者的選擇,因此科技大學的訓練主在技術、演練、考證照(謀職用),這群學生讀書需要就學貸款,在學期間也要打工維持開銷。學生很早就進入社會,懂得社會現實,也就不太有空參與學校活動,若課堂老師只會講理論更是無法吸引他們注意。雖然職校生很懂得在經濟上獨立自主,但較缺乏思考與整理,習慣性依傳統或既定印象生活。
 
踏入社會就好像從汽車駕訓班畢業了,然後發現,「上路」完全是另一回事。如果你畢業於一般大學,進入社會後要補強的是「生活經驗、社會現實、職場規則」,很多實務面的眉眉角角與落差一定要體驗過才知道;而如果你來自科技大學,那麼稍微停下腳步,很多事不要理所當然,不要當個順從的螺絲釘,相信自己的觀察,思考自己的需要,若覺得能力不足就回學校再進修。
 
當然,分類只是比較好描述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,不一定如此二分。社會不教的事,我們畢業後就要自己學了,而且非學不可,否則這些套餐式的教育文化,不是你要的,就會拖垮你的人生。
 
整合自己(我是誰,想要做什麼?)以及批判性覺知(為什麼要這麼做?有什麼更好的方式?)在網路時代可先從網路尋找知識,也有好多的微課程或教育講師在推這樣的概念。生活可以簡單也可以不簡單,但不要停止學習。
 
職場現實,先別急著換工作
學歷(包括證照)這張紙的作用,主要發揮在「剛開始找工作時」。公司海選時會根據學歷,但你第二份工作之後,「經歷」就很重要了,你做過什麼,遠比你從哪畢業更具有信賴指標。
 
進入公司後,有兩類現象必須知道,第一是工作之外的全能性,恩,意思是你很難專心做你專業的領域,雜七雜八的都要做都要學;第二是資深資淺論輩份,跟當兵很像,越大越老的公司(尤其公家單位)更是如此,資淺的人做得多又做不完,錢可能還領得比較少,強烈的對比常讓新人做不下去。
 
我通常建議新鮮人在頭兩年,選擇工作後就專心做,除了熟悉工作內容,更重要的是觀察整個職場結構、理解公司氛圍與人際應對,而這些才是更重要的工作元素,藉此區辨自己喜歡什麼、能接受什麼、有什麼新的想法等。換工作至少等一年,而頭兩年工作都是學習與成長的踏板。
 
職業最終的選擇有可能學非所用,但沒關係,「職業」只是生活的其中一項。生活不是只有工作,是為了生活才工作。職業之外的時間要投入你有興趣的事,有熱情生活才會有感。
 
如何生活?各個面向的穩定與平衡
如何生活是一個很大的題目,它涉及心理層面,不過有些易懂的效標參考:「生活可以掌握、相處從容自在、有所成就與快樂。」
 
對生活的掌握包括經濟獨立、職業上的挑戰、感情關係的追求等等,你可以自己決定、達成預期目標,意外起伏也都在可接受範圍內,就會有一種穩定感。你不會手足無措,知道靠著學習與練習可以提升能力,接受凡事有不可控制的一面,也接受凡事掌握在自己手裡,為自己負責。
 
至於人際面的從容,指的是你可以自在獨處,也可以從容的與別人相處;知道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誰求援,明白自己的需求並適時表達,對別人的故事有興趣,會想關懷他人。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你是經過考慮的,因此即使別人對你有些懷疑,你也可從容應對。
 
興趣面的成就與快樂則表示你會投入某些議題或鑽研某些技術,無論是否得到相對報酬,你做了就有成就,做了就感覺到熱情,那些東西的累積讓你成為「達人」,感到快樂,更進一步成為你人生的「終極關懷」。「終極關懷」(Ultimate Concern)是保羅田立克(Paul Tillich,1886-1965)所提出,回應個體生命需要意義和目的才會活得有感。
 
不要擔憂,給自己一年的時間
「如何工作」會稍微優先「如何生活」,畢竟經濟與物質會直接影響我們,頭兩年先專心在工作上,待工作有餘再探索生活層次。
 
下列有三個問題,也許能幫你釐清一些對生涯的想法,對生活的追求。
 
(1)有什麼是我還沒做但很想做的事?──想體驗什麼,或追求什麼知識。
 
(2)如果有個理解我的好朋友/伴侶,生活會有什麼不同?──思考人際關係對自己的影響。
 
(3)我是誰?我是什麼樣的人?──想想自己跟世界/社會的關聯是什麼。
 
如果你對未來還是非常迷惘,這幾題也毫無方向,那麼要是經濟許可,也不妨讓自己暫休一年(或以打工型態為主),好好的探索、體驗、思考人生方向。跟人生比起來,一年時間不算什麼的,許多歐美學生高中畢業後都趁這一年去旅行、增廣見聞、體驗世界,再回頭思索自己要的是什麼。
 
就如同阿德勒的這段話:「總結來說,關於『人』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關係,最好的檢測方式,就是看他在兩者間發現的意義,以及他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。因為唯有了解自己的人生意義,才知道為何要度過人生困境,以及如何度過人生困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