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思部落格 反思部落格
身為地球人應關注的重要議題

 減碳無國界-歐盟碳邊境關稅對產業的影響

全球氣候行動在氣候環境衝擊下,碳排關注範圍已從國境內企業本身擴及到供應鏈邊境管制。長久以來在永續領域扮演領頭羊的歐盟,近期針對溫室氣體減量55%,提出55套案(Fit for 55),其中以「碳邊境調整機制(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; CBAM)」草案最受熱議。本文將介紹其發展歷程、草案內容以及其對產業帶來的影響,期在面對國際淨零趨勢,邊境管制措施逐步運行下,臺灣能及早因應,以減緩產業衝擊,並在國際供應鏈上保有競爭力。

全球氣候行動 — 淨零共識
全球各地氣候災難頻傳,彷彿電影明天過後場景,正一幕幕的在現實生活中放映著。聯合國發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(IPCC AR6),證實人類活動確實影響著氣候走向極端化,包含高溫、熱浪、海平面上升、強降雨等。氣候系統變化在近年來感受更加明顯,科學家也警示人類對氣候環境的破壞是不可逆的,因此,即刻需要大規模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。2021年拜登政府重返巴黎協定,於4月主辦全球氣候峰會,會中可見各國對減碳的強烈共識與決心,紛紛立下減碳目標

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下,儘管有些國家祭出新貿易保護主義措施,2015~2019年期間全球貿易仍增長了16%,促使國與國間的連結變得更密切與頻繁。傳統全球化生產製造模式讓大量的碳排放西進,唯有透過供應鏈碳排的管制,才有機會促使碳強度高且政策支持低的國家減排。

聯合國秘書長曾經說過:「溫室氣體與病毒一樣沒有國界」。在2050年淨零碳排放 (Net Zero Emissions) 發展趨勢下,國家如果承擔不公平的碳成本,高排放密集與貿易暴露 (Emission Intensive and Trade Expose; EITE)將折損競爭力,喪失市場份額,形成碳洩漏 (Carbon Leakage)。亦即,碳排放僅由A國轉移至B國,全球整體排放量不但沒有下降,甚至可能因為落後的技術產生更多的碳排放。基於跨國公平承擔碳成本,歐美低碳發展先進國家於是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。
歐盟碳邊境關稅的演進與現況
為了實現對於《巴黎協定》目標的貢獻,並使歐洲在2050年成為第一個達成「氣候中和」的主要經濟體,2021年7月歐盟公布「55套案」,將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%的具體承諾納入具有約束力的《歐洲氣候法》(European Climate Law)中,重點措施與目標簡列如下:
1. 歐盟碳交易體系(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; EU ETS)進一步降低總體排放上限,並提高碳排放年減率;2030年起取消航空業免費排放配額,並首次將航運排放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。
2. 完善「碳邊境調整機制 (CBAM) 」,碳密集型產品若進口到歐盟,必須購買配額(碳權)才能將其產品銷往歐洲市場。
3. 所有內燃機車輛於2030年需減排55%;2035年禁售燃油車;2025年建築營造與公路運輸的燃料供應者納入新的排放交易機制。
4. 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,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達40%(原訂目標為32%)。
5. 實施能源稅賦改革,家庭供暖、航運、航空、漁業、電力供應將納入課稅範圍。
6. 利用自然碳匯,在2030年減少3.1億噸二氧化碳;2030年前在歐洲種植30億棵樹木;2035年在土地利用、林業和農業部門實現氣候中和。
7. 歐盟將以碳交易所增加的收入,建立「社會氣候基金」(Social Climate Fund),於2025-2032年期間,提撥720億歐元協助弱勢家庭、微型企業等。

其中最受全球關注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,發展沿革始於歐盟執委會於2019 年 12 月 11 日提出的歐洲綠色新政(Green Deal),將CBAM視為必要轉型手段。2020年3月啟動影響評估報告,2021年3月於歐洲議會取得64%同意票通過決議,同年7月法案公布,並預計於2023年試運行,2026年全面實施

不做剪蛹的人
推到 Facebook!

有一個人,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,幾天後,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,於是就停下來觀察它。

過了幾個小時,見到裡面的蝴蝶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。看了很久沒有一點進度,小蝴蝶像是盡了最大努力也無法出來。

於是這個人決定幫牠一把,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盡頭剪開,
蝴蝶就很容易出來了,但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,牠的身體肥腫,翅膀又細又弱;這人繼續觀察蝴蝶,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而身體會越變越小,但卻沒有發生,小蝴蝶餘生就只能托著肥腫的身體和細弱的翅膀,在地上爬行,永遠也不會飛行。

其實善良的人不瞭解大自然在此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,就是蝴蝶必需從蛹中掙扎出來,將身體的體液壓進牠的翅膀裏,由過程中預備牠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。

由於現在少子化的因素,為人父母者莫不期待子女能成龍、成鳳,成了『剪蛹的人』而不自知;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適合他的位置,在成長的過程裏不該只是期待結果,這樣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而已,真正該重視的應是”學習動機”和”學習歷程”啟發孩子會思考、會想像,培養有創意的能力才是;也許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跌跌撞撞,但經歷的挫折,又何嘗不是引領未來的成功之鑰?

 

專業、敬業、樂業

就一位優秀的工作者而言,不外乎就是這三因素所構成,而能樂在工作!!!

而三要素之達成是需逐步進行的,所謂萬事起頭難,就第一步『專業』而言,是無法一蹴可璣,非得下番苦心,才能擁有此專業;往往在過程當中,所產生的沮喪、壓力、鬱悶等,定成為阻撓自已前進的絆腳石,但只要自己能夠『想通,就會成功』。當然在一位成功者身上,必定具備著『專業、敬業、樂業』三要素。

每個人在工作當中,難免都會有低潮或倦怠、不順心的時候;但只要願意每天花點時間來激勵自己及省思冥想,不斷思索願景和未來的策略,自然就能夠『想通』,所以隨時好好檢測自己,認識自己才是成功智者的首要關鍵!
 

我認為的Amazon成功秘訣
從任何的標準去看,今日的 Amazon,都是一家超級成功的企業 — 它的線上書城和其他 B2C 電子商務業務,全球第一,年營業額超過 200 億美金。它的 AWS (Amazon Web Services) 雲端服務,市占率超過 95%。它的 Kindle 電子書城,年營業額達 55 億美金,獨步全球。它最新推出的 Kindle Fire 多媒體平板,被譽為最有機會挑戰蘋果 iPad 的競爭對手。它的市值近 1,000 億美金,僅次於 Google,是全世界第二值錢的網路公司。 所以為什麼 Amazon 這麼成功?秘密就在創辦人 Jeff Bezos 的這一段話裡面: 1997 年,我們 (上市後) 給股東的第一封信,標題是「重點都在長線」。如果你在做的事情需要三年的時間,那你必定和一大堆人在競爭。但如果你願意投資七年的時間,那你的競爭對手只剩下一小撮,因為很少公司願意這樣做。僅僅是把你的時間拉長,你就能夠做一些別人沒辦法做到的事情。在 Amazon,我們喜歡做 5-7 年的事情。我們願意播種,然後讓它們慢慢長大 — 我們非常的固執。我們的座右銘是「固執的願景,靈活的細節」。 許多時候,一些事情的發生是必然的,難就難在你不知道它需要多少時間。但你知道如果你有耐心,它必定會發生。電子書一定會發生;IaaS 雲端服務一定會發生。 所以你可以堅持你的信念,只要你想的夠長線,有耐心的話。 沒錯,龜兔賽跑的故事我們都聽過,鴨子滑水的道理我們都知道,也不是第一次聊唯有累積沒有奇蹟。但真的能夠花 5-10 年的時間去實現一個願景的人,事實上少之又少。你或許忘了,Steve Jobs 花了七年的時間,才把 Apple 從谷底翻身。Mark Zuckerberg 也花了六、七年的時間,才讓 Facebook 成為世界第一的網站。
顯示 4 項結果.